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黃榦

黃榦,字季直、直卿,號勉齋,諡文肅,福建福州閩縣(今福州)人。生於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二年(1152),卒於南宋寧宗嘉定十四年(1221),享年七十歲。  黃榦出生於官宦家庭,其父黃瑀(1109-1168),根據《福州府志》所記載:「瑀資性剛決,非義不取,自奉簡薄而奉親極厚,周貧賑乏無所愛,平生以直道自任云。」由於黃瑀為官清廉又兼有孝行,因而對於黃榦的身教,具有深厚的意義。黃榦為黃瑀之第四個兒子,南宋孝宗乾道四年(1168),黃榦年十七,是年黃瑀過世,家庭的經濟重心則由黃榦的兄長照料。在守喪之後,黃榦便從學於鄉賢李深卿與林之奇(1112-1176),不過所學尚雜,為一般性的基礎教育。
  淳熙元年(1174),黃榦時年二十三歲,長兄黃杲(?-1179)於湖北任官,舉家遷於湖北。隔年(1175)冬,次兄黃東(?-1200)於吉州任官,黃榦遂與之從行,因而認識了劉清之(1134-1190)。劉清之便推薦黃榦從學於朱熹(1130-1200)。淳熙三年(1176)春,黃榦年二十五歲,始拜朱熹為師,而朱熹亦館之於屏山之側。黃榦在從學於朱熹後,根據《勉齋先生黃文肅公年譜》之記載,黃榦便開始苦讀聖賢之書,而且為學日益進步,並亦向呂祖謙(1137-1181)求學一年。由此可知,黃榦在求學階段中,雖然以朱熹學術為宗,不過所學仍旁及他人之學問,無形中塑造了兼容並包的為學風格。
  淳熙九年(1182),黃榦年三十一,是年,朱熹將次女嫁予黃榦,使得黃榦與朱熹的關係更加親密。同時又因黃榦為學踏實的緣故,因而長年成為朱熹討論、整理經典的重要助手,如朱熹〈答呂伯恭〉書信中便提及:「熹來此,日間應接衮衮,莫夜稍得閒向書冊,則精神已昏,思就枕矣。以此兩月間只看得兩篇《論語》,亦是黃直卿先為看過,參考異同了,方為折中,尚且如此。渠昨日又聞兄喪歸去,此事益難就緒矣。」由此封書信來看,黃榦一方面仍舊向朱熹請益問學,一方面又成為朱熹整理經典的重要助手,二人的關係,亦師亦友,也因此而在朱熹晚年之時,有時便請黃榦代為授課,又命季子朱在(1169-1239)從學於黃榦,同時在考亭精舍旁為黃榦築室做為講學之地。
  南宋光宗紹熙二年(1191),黃榦年四十歲,自臨漳歸回三山,在新河舊居處,與朋友生徒講學。同時,紹熙五年(1194)七月,黃榦年四十三歲,南宋寧宗即位,朱熹以捧表恩奏補黃榦為將仕郎。由於回家鄉故里以及各地任官的緣故,黃榦每到一處,亦開館講學,故向其從學之學子亦眾多。
  在朱熹過世後,黃榦除了延續講學外,又接續朱熹整理經典的遺命,諸如《儀禮經傳通解》(原稱《禮書》)。在朱熹晚年時,便與弟子們一起整理此書,其中又以黃榦最為倚重,因而黃榦便在朱熹身後,又接續主持編修的工作,不過在黃榦生前,〈喪〉、〈祭〉二禮的部分,僅完成了〈喪禮〉,〈祭禮〉雖已具備雛型,然卻來不及完成,最後再由其門人楊復編修完成,刊刻於南康。此外,黃榦對於朱熹用力甚深的《四書》亦做後續的整理工作。嘉定十二年(1219),黃榦開始通釋《論語》,其門人陳宓(1171-1230)於〈論語通釋題敘〉中寫道:「先生合文公《集注》、《集義》、《或問》三書而通釋之。……然《集注》、《或問》間有去取之不同,發揮之未盡,先生追憶向日親炙之語,附以己意,名曰《通釋》,於是始無遺憾矣。」就黃榦的原意來看,《通釋》一書,其目的便是將朱熹相關之《四書》著作,匯通合觀,使學子不致在諸多說法間疑惑不定。可惜的是,黃榦身前,僅完成《論語》的部分,且此書已亡佚,今只能在他人的著作中,窺得一二條例說法。
  淳熙十三年(1186)八月十二日,朱熹完成《孝經刊誤》一書。朱熹撰作此書之因,在於辨偽的目的,同時在〈後記〉中,朱熹便言:「欲掇取他書之言可發此經之旨」作為外傳,然此部分未能完成。黃榦基於此,便作《孝經本旨》一書,用來輔助完成朱熹對於《孝經》的整理工作。
  綜觀黃榦一生的學術志業,一方面從學於朱熹,並在任官之時,於各地發揚朱學,同時又透過經籍的整理,接續了朱熹整理經典的工作,具有立德、立功、立言的貢獻,於是在清朝雍正二年時(1724)從祀於孔廟,對於儒者來說,實具莫大之殊榮。黃榦現今傳世之主要著作,後人整理集結成《勉齋集》四十卷,收錄於《四庫全書》中;另中國大陸北京圖書館亦館藏《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》,包括《文集》四十卷、《語錄》一卷、《年譜》一卷、《附集》一卷,兩種版本在卷次、收錄的情形有別,且皆為未標點本,可相互對照參看。

撰稿人:王志瑋
網站滿意度調整